返回栏目
音乐文化 • 正文

唐渊:如何理解咬字吐字声母韵母字头字尾

发布时间:  浏览: 次  作者:唐渊

  有专家说,咬字指的是准确的声母发音,而吐字则是正确的韵母发音。这种说法对吗?
  音乐学者唐渊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:在声乐艺术中,将"咬字"简单等同于声母发音、"吐字"等同于韵母发音的说法,虽在基础教学中常见,但实质上是过于简化的认知偏差。这种二分法无法涵盖声乐语音系统的复杂性,我们需从专业维度进行修正:
  咬字 ≈ 字的"开头动作"(比如拼音的声母b/p/m)
  吐字 ≈ 字的"延长部分"(比如拼音的韵母a/o/i)
  唐渊用「打水漂」的比喻作了诠释:
  咬字 = 掷石入水的瞬间
  需要精准的入射角度(声母的唇齿配合)
  决定石头能否弹起(字音是否清晰传达)
  力度过猛会直接沉底(字头过重破坏乐句)
  力度不足则无法弹跳(字头模糊丧失张力)
  吐字 = 水面连续的涟漪
  依赖入水角度的延续性(韵母共鸣的连贯)
  每道涟漪都是前次的回响(元音的共振叠加)
  波纹扩散的弧度决定美感(韵尾收束的艺术性)
  最终衰减要如晨雾消散(气息的优雅收放)
       【唐渊】词曲唱音乐学者,声乐理论研究者,全国职工演唱大赛副主任、秘书长、评委主任,责任天下文化院院长。唐渊主讲,讲我该讲,理性发声,责任天下!
 

    相关文章Related

    返回栏目>>

    Copyright@2006-2020 WWW.ZEREN.ORG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 by DedeCms